美國幼兒與狗狗的相處之道
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標準是:一對夫妻兩輛車,二個孩子一條狗??梢姁廴诩彝ド钪兴嫉闹匾恢?。幼兒和狗狗在互動中,如何做到和諧共處?狗狗又是如何推動孩子個人的成長呢?我來說說美國家庭是怎么做的吧。
在國內,當一個家庭面臨著新生命的到來時,常常面臨寵物該送人還是該留下來的難題,人們有一種傳統的觀念,覺得狗和貓對孕婦不好,會帶來弓行蟲等細菌,甚至會想到要把養育多年的狗狗送人或寄養到別處。對于就要有小寶寶的美國家庭來說,“第一個寶寶”就是寵物犬,不只不會扔掉狗狗,并且會做一些相應的豫備工作,讓愛犬更好的去學會接納將來的寶寶。就像一家子需要為新生寶寶的到來做豫備一樣,寵物也需要提早豫備。
如何教狗狗適應未來的“手腳”,大多數家庭都有自己的優勢。鄰居蒂姆是一位有多年經驗的寵物醫生。他家里有一只大金毛獵犬。當妻子蒂娜懷上第一個孩子時,為了讓狗慢慢適應,他會盡量把有寶寶味道的東西放在家里,比如有寶寶味道的衣服或嬰兒乳液,讓狗熟悉寶寶的味道。狗通過嗅覺和聽覺了解環境。讓狗聞到嬰兒房的氣味,然后聞到房間里所有東西的氣味,盡快適應新的物體和聲音。聞到后,店主摸了摸,并提供了美味的獎勵。讓它把積極的感覺和這些氣味聯系起來,并多次消除它的陌生感。
TIM做得最有意思的事,是從外面帶了個玩具娃娃回來,在家時他和太太會時不時的把娃娃抱在懷里,讓狗狗適應主人抱孩子的動作。有時她的太太會把娃娃放在嬰兒床,寶寶搖床或換尿步臺上,借此模擬一下給寶寶更衣、喂食、換尿布等的情形,目的是為了讓狗狗適應這些新元素的出現,以后即使狗狗看見主人和寶寶在一起的畫面,也不會感到無所適從,最大限度的降低狗狗的失落感,以便它平靜的接受新生兒的出現。
為了讓狗狗有機會接觸到孩子們,醫生經常邀請街區里的孩子們玩耍,讓狗狗和孩子們熟悉周圍的環境,這對已經出生的狗狗特別有用。孩子出生前,蒂娜把洋娃娃放在嬰兒車里,帶著狗出去散步。雖然看起來很傻,但它可以幫助主人和狗建立一個舒適的步伐,為彼此。狗也能知道主人帶著孩子出去時希望得到什么。當你遇到一個你認識的母親時,你會禮貌地問你是否可以帶她的狗跟你走。一方面,你可以讓它適應你所看到的和聽到的關于孩子的事情。另一方面,你可以檢查狗的反應。抓住這個機會訓練你的狗。如果狗看到孩子時感到不安,你應該溫柔地愛撫它。如果有任何攻擊性的表演,如跳躍等***
寶寶一出生,多數家庭會把狗狗送到訓犬學校上基本的服從訓練課,專業的訓犬師會訓練狗狗如何適應寶寶的到來,很多這樣的課是全家上的,教導主人訓練和護理愛犬的常識,最重要的針對狗狗的一些行為做出必要的糾正,防止今后出現行為上的偏差。愛犬有了正面的成長,才能夠高興的與主人一家一起生活。
訓狗師的任務是教狗如何尊重主人和寶寶的私人空間。訓練技巧很重要。面包里有些暗示,需要借助手勢來完成。例如,讓狗試著撤退。教練應該站在房子前面的門廊上,說出“向后”的命令,然后伸出手向上移動。狗自然會退縮,當你給它獎勵,用手拍打它,或者用小餅干獎勵它時,這應該是適當的。
在反復訓練過程當中,主人逐漸減少向前移的動作,到最后只需舉起手表示“向后”這個指令,狗狗最終會主動學著向后退。這類方式的好處是,喂寶寶時,訓練有素的狗狗能夠學會安靜的趴在一旁,讓主人不受打攪的享受和寶寶的親子時光。
事實上,這種尊重也適用于兒童對待狗,包括自己的空間。一般來說,寵物狗的行為是向主人學習的。換言之,孩子如何對待它,它對待世界!例如,在課堂上,教練會告訴孩子不要爬進狗窩,因為那是狗窩的私人空間。當狗吃東西、睡覺、啃骨頭或玩玩具時,不要離它們太近。否則,他們自然會采取自衛行動,以保護食物、睡眠和玩具。記住,如果狗被困在自己的領地內,記得在圍欄外挑釁它,更不要挑釁它,包括引導它四處亂跑、向圍欄扔樹枝等激怒它的行為。
尊重和愛護狗狗也包括了解狗狗的身體語言,在采取自衛之前,狗狗會發出一些預警的信號,訓犬師會幫助孩子識別這些信號,特別是當出現露出牙齒、大聲咆哮的情況,這時該如何應對。
當幼兒開始走路并學會用手探索時,寵物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很容易緊張。根據寵物雜志的說法,主人應該及時教寶寶如何正確地觸摸狗,否則狗會做出一些自衛行動來自衛。因為狗在這個時期害怕孩子,特別是那些沒有和孩子打太多交道的人。我記得我女兒是個1歲的孩子。當她還是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時,她對鄰居的金毛獵犬無所畏懼。她喜歡抓住他的頭發或擁抱他。她差點一下子就把他的尾巴拉了下來。所以她父親給了她一些早教的機會。她教的第一個小技巧是“溫柔的手”,也就是說,當鄰居的狗靠近時,她只需要輕輕地撫摸它。爸爸張開女兒的手,教她如何溫順地對待狗,而不是一看到狗就想抓住它。還告訴她,狗的耳朵和尾巴都很敏感,不能用力拉,否則會很疼,告訴寶寶如何善待其他不同的生命。
小孩子和狗狗一起長大,不只是一種陪同,也是一種學習。養狗狗就象是養孩子,同樣需要行為上的約束,從狗狗到家的第一天開始,需要對它進行訓練,除了把它送到課堂之外,很多美國父母會讓孩子來做小幫手,配合大人完成訓狗狗的工作,教導它不亂跳、亂叫和如何聆聽,久而久之,狗狗很快能夠了解什么能夠做,什么不能夠做。
Tim 的女兒自小就和狗一起親近,一起生活、一起睡覺。女兒耳濡目染,從小就學著爸爸教狗的方式,會用稚嫩的童音對狗狗說,“來,趴下”、“走過來”或是“不要動”,TIM會讓女兒參與到適合她年齡的一些訓狗的基本工作,稍大點了,還會教女兒如何牽著狗繩遛狗,在美國出門遛狗時,一定得給狗系上狗繩,他讓孩子握著狗狗最喜歡的玩具,大約在齊腰的位置,然后和狗狗說“開始”,這時狗狗會一邊注視著玩具一般隨著她走。
在遛狗的路上,爸爸會教孩子帶個袋子,把狗的糞便放進去。這是養狗最基本的常識。他將教孩子如何處理這樣的公共衛生問題,并提高環保意識,這樣訓練好的狗將與她更加和諧地相處。在抑制狗行為的過程中,它也是兒童自我發展的一部分。一方面,它加強和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增加他們的注意力和耐心,使孩子具有積極的個性。另一方面,在訓練中,孩子通過與狗狗對話,學會與生活相處,讓孩子懂得尊重生活,這也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教育。
(內容來源于新浪博客天使愛美好)
歡迎關注“中國媽媽”微信公眾號(微信號:zhongguomama2014),訂閱更多出色內容!每天更新,專業編輯團隊為您奉上最接地氣兒的文章;在線咨詢,與您互動交流,讓您輕松做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