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謠,狗狗不知妒忌為什么物?排擠其他狗狗是怕地位被威脅
有的時候我會覺得,我們養寵物的鏟屎官老是會把寵物看成人來看待。其實這也正常,畢竟寵物和我們朝夕相處,并且它們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哀樂,我們自然會將它看成同伴和孩子。
這樣的行為肯定會讓寵物生活得更好,但有時,很容易產生一些誤解。例如,當寵物做出一些行為時,我們總是用人類的邏輯來解釋。這種解釋常常偏離事實。
比如,我常常聽到一些養狗的鏟屎官埋怨,自家的狗狗太會妒忌了。每一次出門碰著別的狗狗,不過就是輕輕摸了它一下,自家的狗狗就會變得特別激動,甚至做出驅逐對方的行為。
而面對這些全是我的埋怨,我常常會發出一句靈魂拷問:“你們真的覺得,這真的是狗狗在妒忌嗎?”
對于這種靈魂折磨,幾乎所有鏟糞官員的反應都出人意料。他們疑惑地看著我,問道:“如果這不是狗的嫉妒,它在做什么?\\"
好,問得好,其實我一直想說一說有關狗狗“妒忌”的問題了。很多人會以為,狗狗不愿意讓其他同類接受鏟屎官的撫摩,這是因為它妒忌別的狗狗,是一種明顯的妒忌行為。可實際上這類想法是錯的,也算是一種經久不衰的謠言。
破解這個謠言的條件,是要先搞清楚妒忌或者妒忌究竟是個什么東西?其實,妒忌的實質是一種擔憂,也就是擔憂對方會替換自己和另外一個人建立起聯系。
我們拿人類舉例,一個女孩會妒忌,就是擔憂另外一個女孩會插進自己與男朋友的關系當中,并占有自己在當前關系鏈中的位置。
所以,妒忌行為的發生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首先,我們要能夠感受到對方和愛人交流時所傳遞的情緒。其次,我們還要能夠將目前的情緒同自己與愛人之間的情緒相比較。最后,還要根據比較的結果判定將來自己有被取代的可能。
總結來說,整個妒忌的環節包含了對當下情況的分析,回憶并總結過去以及預測將來三個部分,想要完全處置這樣復雜信息只有人腦才能做到。除人類外,部分靈長類動物也能處置部分的類似信息,而靈長類之外的動物則完全不行。
前面我們也收到妒忌的產生條件,就是要能感受到對方和自己心愛之人的情緒,并認為這類情緒遠大于自己和心愛之人的情緒。而諸如“她愛他比她愛我”這樣的情緒是極其復雜的,只有復雜的語言結構才能承載。
而狗狗內部雖然有著語言,可是語言結構相對簡單,在相互交流的過程當中,是沒法傳達特別復雜的情緒。既然沒有復雜的情緒,狗狗自然也就沒法了體會,所以也就不可能產生妒忌的情緒。
要是不是因為妒忌或妒忌,那么狗狗不讓鏟屎官愛撫同類這一行為的背后,究竟代表著什么呢?
在這里,我們將討論普林斯頓大學生物行為研究所進行的一項實驗。在這個實驗中,研究人員將50只狗分成兩組,然后與每組的成員握手,然后給他們獎勵食物,讓他們稍后觀察自己的行為。
下面我們來看看整個實驗過程,以及狗狗的表現是怎樣的。
第一輪:研究人員分別與每一組狗狗握手,然后給予一塊小肉干獎勵。在后續的行為當中,研究人員發現兩組狗狗都能做出握手的行為。
第二輪:研究人員在和第一組狗狗握完手后,給予肉干獎勵。而對于第二組狗狗卻只做出握手動作,不給獎勵。在后續的行為當中,研究人員發現,第二組的狗狗開始失去了執行動作的主動性,最后不愿意再做握手動作。
第三輪:研究人員對于第一組狗狗和第二組狗狗都不給肉干獎勵,只是做出聲音表揚和愛撫。在后續的行為中,研究人員發現兩組狗狗熱情依舊,都會做出握手行為。
第四輪:研究人員給第一組喂一根香腸,而第二組喂一顆小犬糧。在后續的行為當中,研究人員發現兩只狗狗都能做出握手行為,其表現和第一輪實驗并沒有什么區別。
經過以上的實驗我們能夠得出一個結論,狗狗其實根本不在乎我們給的是美味的香腸還是簡單的犬糧。它們不在乎獎勵的實際差距,它們只在乎自己的行為是否要得到主動的反饋,這樣的心理因素貫串了狗狗所有的行動。
要是狗狗跟鏟屎官出門碰見了另外一只狗,鏟屎官對它做出了撫摩的行為。站在狗狗的角度上來看,自己討好鏟屎官而沒有得到愛撫,而另外的狗狗做出了討好行為卻得到了愛撫。
這是一種不公正的表現,狗狗就會以為鏟屎官這是在懲罰自己。那鏟屎官是領袖,狗狗是不愿意對抗的,只好將氣撒在了對方狗狗身上,這就產生了排斥心理。
除此之外,還有類似的情況。房子里有很多狗。同時觸摸兩只狗時,其中一只會擠掉另一只。
這樣的行為常常也被很多人詮釋為狗狗妒忌了,可是實際上,這與狗狗心中的社交位階有關。狗狗作為一種群居動物,要是家中有許多狗,它們都會將鏟屎官看成領袖,而相互之間會分出各種地位。而狗狗之間不同的地位,就是它們之間的社交位階。
我們都知道,一個群體當中只要有地位的差別的產生,就會存在資源不平衡。而鏟屎官作為領袖,他的愛撫在狗狗的眼中其實也是一種資源,狗狗們根據社交為階的高低來制定享受這類資源的權限。
當社交位階低的狗狗優先享受到主人愛撫資源的時候,處于社交位階高的狗狗就會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侵犯,自然就會不爽,從而做出排擠行為。
現在我們了解了,狗狗不喜歡同伴被主人愛撫的兩種原因。似乎乍一看這兩種原因一模一樣,可實際上它們是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系的。
兩者的區別。
比如說,第一個原因是,對一只叫“便便者”的狗的不公平對待被視為懲罰,從而把這種情緒發泄到另一只狗身上。就像一個古代的大臣被皇帝降到邊遠地區,身邊的一個同事被提拔,他的憤怒轉移到了他身上。
至于第二種原因,則是狗狗感覺被低位階的狗狗冒犯了,這就好比古代身居高位的官員發現本應屬于自己的資源被下級官員享用了,于是開始生氣。
兩者的聯系。
不管這兩個原因之間有什么不同,它們都會讓狗感到受到挑戰,產生排擠。因此,狗之所以不愿讓同伴被鏟糞官愛撫,是因為它們覺得自己的地位得不到保障。
而鏟屎官要是不認清背后的行為邏輯,只是將它簡單的歸為妒忌,極有可能會使得兩只狗狗之間爆發更嚴重的沖突,從而對狗甚至對人產生傷害。
雖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嫉妒謠言,但它代表了更深層次的狗的心理。作為一個鏟糞官員,我們應該很好地理解這一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狗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1]姚池.寵物狗的生活習性與飼養要點[J].養殖與飼料,2016(12):28-31.
[2] 普拉托·普雷維德,V.Nicotra,S.Fusar Poli,A.Pelosi,P。瓦塞奇.Do狗的主人照顧它的同伴時,狗會表現出嫉妒的行為?。動物認知,2018年,第21卷(5),第703-713頁
[3]Tatsumi H. From Being Jealous of a Dog's Vein[J]. TDR (1988-), 2000, 44(1):56-59.
[4] 朱自貴,聶衛東。警犬情緒、依戀與服從的關系[J]。山西青年,2017(20)
[5]路慧. 狗也會拒絕不公平[J]. 大學英語, 2009(3):28-29.
#狗狗大明星##北京寵物文化節##秋日好時光#